中国废品网 - 废品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国内焦点 | 市场动态 | 废金属 | 废塑料 | 废纸橡胶 | 综合其它废料 | 国际观察 | 政治法规 | 低碳环保 | 废旧生意经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国内焦点 > 藏在垃圾袋里的武汉20年
Q.biz | 商业搜索

藏在垃圾袋里的武汉20年

信息来源:china-waste.com   时间: 2014-04-16  浏览次数:662

    一袋被专家选中的垃圾
  昨晨7时20分,家住武昌武铁佳苑小区的杨怡把手一扬,一袋垃圾划出一道弧线,“啪”地一声,稳稳地落进小区内那个大大的垃圾箱。
  这是城市里寻常的一幕,也是杨怡每天的习惯。赶着去上班,她甚至没停下脚步。
  杨怡不会想到,自己随手扔出的那袋垃圾,将悄然搅动这座城市:21分钟后,这袋已由转运车运至杨园转运站的垃圾,被在此采样的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院的专家和工作人员随机选中。
  从1994年开始,武汉市就开始对生活垃圾进行常年监测,通过掌握垃圾产生量及其成分变化规律,对环卫行业进行科学管理。因此,对采样得到垃圾进行研究,可能影响政府决策,对诸如垃圾焚烧厂的建设、垃圾车的购买甚至整个城市的环卫设施投资产生影响。
  20年弹指一挥间,当年穿开裆裤的娃娃,如今已谈婚论嫁。世事沧桑,这20年的垃圾监测资料积累下来,无意间也留下了一份“副产品”—它是难得的城市生活档案。
  人们在生活或生产中丢弃什么东西,是由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垃圾成分从侧面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近日,武汉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院的专家就对1994年以来的居民生活垃圾成分进行了一次系统的纵向分析,其结果让记者多少有些吃惊。
  20年来,武汉人的生活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15天垃圾能堆座长江大桥
  最直观的,是垃圾丢弃量的变化。
  每天,家住武昌东亭小区的张先生都要拎上几个垃圾袋下楼,家庭垃圾量总减不下来。和张家一样,在这个人口过千万的特大城市的每个角落,垃圾的增加已是常态。
  1994年,武汉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只有不到700吨,至2013年,竟已增加逾10倍,达到8000多吨。这一数字随时在攀升。
  日产垃圾8000吨是什么概念?如果用装载量为2.5吨的卡车来运输,车辆前后相接有近21公里,几乎排满一条解放大道。武汉长江大桥当年耗费约12万吨混凝土,现在三镇每15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重量,就相当于“堆”出一座大桥。
  “这是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武汉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喻晓说,武汉早已迈入特大城市的行列,人口多,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直接带来垃圾量激增。
  有意思的是,三镇垃圾总量不断增加,人均日产生垃圾量却逐年下降:1994年,武汉市人均日产生垃圾量是1.2公斤,20年后,这一数字降至1.05公斤。喻晓分析,20年前生活垃圾中蜂窝煤残渣占一半以上,剩下的烂菜叶含水量也高。现在的垃圾里,煤渣不见了,包装纸、卫生纸、纺织品等轻垃圾变多,说明生活质量好了。
  马蜂“迷恋”城市的另类解读
  近日,在洪山区南湖大道附近一处拆迁工地,工人不慎碰到马蜂窝,大量马蜂倾巢而出,众人纷纷躲避,最终仍有两人被蜇伤。
  每年的4月至10月,都是马蜂繁殖高峰。昨日,武汉消防部门介绍,这段时期,消防官兵每出三趟警,就有一次是去摘马蜂窝,居民请消防部门摘蜂窝,有时还得“排队预约”。
  马蜂为何数量大增?这也可以从垃圾监测数据中找到答案。
  武汉市常年监测的垃圾成分包含厨渣、果皮、纸张等7种有机物,以及煤渣、玻璃、金属等5种无机物。20年来,三镇生活垃圾中的厨渣比例逐年提高,从最初约占两成,到现在的占近一半。
  1994年,在厨渣垃圾里占到七成比重的是蜂窝煤残渣。到了2004年,液化气、天然气逐渐覆盖三镇,煤渣比例降至不足一成,但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增多,成为微生物活动载体。到了2013年,厨渣已占生活垃圾的49.36%,垃圾里“吃剩的”占了接近一半,大量适合马蜂的食物,如肉类、糖类等,就暴露于其中。
  厨渣垃圾的不断增多、含水量不断增大,也改变武汉垃圾处理的方向。10年前,城市周边建了不少垃圾处理场,进行堆填填埋处理;到近年,研究人员发现,厨渣垃圾含水量达到60%以上,会产生大量渗液、沼气,继续采用堆填处理将形成燃爆、污染水源等隐患。此后,环卫部门开始选择卫生填埋,填一层垃圾,盖一层土,阻止渗液等二次污染,陈家冲等现代化卫生填埋场相继建成。
  煨汤骨头变小 西瓜不再独大
  家住司门口的黄女士偶尔晚上打牌,熬夜后总是到附近一家滋补煨汤馆补补。得闲时,也自己亲自煨汤。
  爱喝汤,也会煨汤,这是武汉人的生活习惯。20年前,武汉环卫部门对垃圾采样时,就发现里面有大量煨汤后剩下的骨头,监控的12个项目里专门列入一项“毛骨”,这是全国独有。
  “煨汤的骨头越来越小。”喻晓回忆,当年垃圾里的骨头都是大骨头,买菜的人都知道大骨最不值钱。近年来,垃圾里出现了各种骨头,如小段的排骨、鱼骨、甲鱼壳、鸽子骨等。
  生活变好,武汉“吃货”越来越多。调查显示,20年来,瓜果皮在垃圾中占到的比重由5%增加到近10%,这说明武汉人一直对瓜果情有独钟。瓜果的品种也不断丰富,20年前的夏天,翻开居民楼下的垃圾箱,九成以上是西瓜皮,如今仅常见瓜果就有苹果、菠萝、香蕉等10多种。
  武汉的“吃货”爱吃油焖大虾,哪里生意最火呢?根据垃圾监测,秦园路、复兴村、石牌岭、马鹦路、南湖和建一南路这六大小龙虾特色街市,最受“吃货”青睐,每逢夏天,这里的垃圾箱满满都是吃剩的龙虾壳。武汉小龙虾协会调查也印证,这六条街旺季每天的小龙虾采购量达1.5万公斤,占三镇小龙虾总销量的两成。
  一车生活垃圾藏着10套童装
  说完吃,再说穿。
  监测数据中有一项是“纺织纤维”,1994年在生活垃圾中所占比例是1.54%,2013年这一数据上升至2.67%。纺织类垃圾增多,表明市民衣着更新加快,越来越讲究。
  以前,市民有把旧衣服送人或者卖废品的习惯。现在,旧衣服渐渐没地方送了,收废品的都不要了。工作人员进行垃圾分类时,居民扔的纺织品排在前几位的依次是:小孩衣服、女性文胸、线衣裤。杨园垃圾转运站一名环卫工说,一车垃圾中最多曾拣出10多套儿童旧衣服,从小到大都有。可见江城儿童穿衣讲究,换得很勤。
  不过,这些纺织品热值很高,经过分类后可以粉碎,最后做成燃料进行垃圾发电。“这正是修建垃圾发电厂的秘密所在。”喻晓说,多年以来,三镇垃圾里因为纸张、塑料、橡胶、纺织品等有机质不够多,热值不达标(垃圾焚烧发电要求每千克垃圾热值达到800大卡以上),只能采用综合成本高、环保效果不佳的垃圾填埋处理。
  垃圾里纸张、塑料等有机质的含量,往往与当地经济水平密切相关。目前,我国超过70%的生活垃圾焚烧厂集中在经济最为发达的东部地区,80%以上的生活垃圾焚烧厂建于最近5年。
  武汉的首座垃圾发电厂—江夏长山口垃圾焚烧发电厂,建于2008年。根据成分分析,目前,三镇生活垃圾每千克热值已达1200大卡以上,非常适宜垃圾发电,先后建成垃圾发电厂已有5座。
  所以说,杨怡扔出的一袋垃圾,竟能决定是否动建一座投资数亿元的垃圾焚烧发电厂,这并非虚言。
  链接
  贴身体验“垃圾分析师”
  他们常年与垃圾为伴,是城市变化的特殊记录者,也是不为人知的城市美容师。
  近日,记者跟随武汉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院的一群“垃圾分析师”,实录他们如何靠分析垃圾来帮助城市“消化”垃圾,从而揭开了这个小众职业的神秘面纱。
  16处地点“淘垃圾”
  昨日上午8时,武昌杨园垃圾转运站,33岁的谈正雄穿上白大褂,套上胶皮手套,拿着一把铁锨,拎着桶,和3名同事准备干活。他所说的“活”就是对垃圾取样分析。
  不一会,一辆垃圾车过来,将满车的垃圾倾倒到压缩池内,一股难以形容的恶臭扑面而来,记者胃里一阵翻滚。可谈正雄很淡定,用一支两齿钉耙从池内翻出一桶垃圾,然后几名工作人员将桶抬到空地。
  谈正雄说,采样人员选取武汉9座垃圾转运站及5个垃圾焚烧厂、2个卫生填埋场为研究对象,每半月对运输来的垃圾车进行随机拦截、取样,每次取下50公斤样品。
  桶内垃圾倒在地上,谈正雄和几个小伙子用铁锨将所有垃圾搅和在一起,塑料袋装的垃圾也全部倒出、混合。随后,混在一起的垃圾被分成四份,工作人员取出其中两份,现场用铁钳进行分拣,按照厨渣、纸张、橡塑、纺织等不同类别分为12类,用塑料袋分别装好送回实验室。
  是烧是埋,实验室说了算
  位于汉口台北一路的武汉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院负一楼,就是生活垃圾检测室。
  步入地下室,虽然几台轰鸣的抽风机正在工作,但还是能闻到一股酸腐的垃圾味。工作人员把12袋取回的垃圾样本放在几个托盘里,分别贴上纸张、塑料等标签。分拣后,各类别的垃圾被单独存放,然后放入烘干机,一周后就可取出进行粉碎、化验。
  “烘干时,垃圾味会飘出来,抽风也不行,好在我们都习惯了。”谈正雄说,垃圾烘干后,就要对垃圾的容重、灰分、热值、元素等在内的20余个指标进行分析。
  昨日下午,他对上周开始烘干的垃圾进行热值和可燃物灰分检测,这两项检测确定垃圾是否适用于焚烧处理。
  他首先分析的是一块烘干好的甜瓜皮,只是这块瓜皮脱水后变得焦黄,原本手掌那般大小,最后只剩一小块饼干的样子。在可燃物灰分检测时,他将瓜皮压成粉末,放入一个烤箱中,经过800-1000℃的焚烧后,分析剩余的物质。“这个主要看出渣率,出渣率越低,证明焚烧效果好。 ”
  而热值检测是将粉末放在一个20厘米长的钢瓶内,仪器自动检验,得出的热值数据越高,说明垃圾适合用于发电;热值数据低,则在焚烧时需要添加的助燃物质越多,焚烧发电成本比较高。
  旅游时见到垃圾也会分神
  据介绍,研究院不少工作人员与垃圾打交道10多年,现在都有了“职业病”。每次外出工作或旅游时,见到垃圾车、垃圾站等和垃圾有关的事物就很有兴趣。
  谈正雄说,现在,他也越来越觉得自己的工作意义重大。“凭借我们提供的数据,已经解决了不少垃圾回收的问题,比如垃圾收运范围、垃圾车购置类型、垃圾焚烧厂建设等。”
  下一步,他们将研究厨渣垃圾的分析化验,力争初步解决这一由来已久的回收难题。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废品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