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泽立卫和妹岛和世都是日本著名的建筑师。2010年,西泽立卫及妹岛和世获得建筑界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妹岛和世最神奇的“CP”之一,1995年他们一同创立了静谧、朦胧、清逸的SANAA事务所。他们俩在搭档设计的过程中相互鼓励、给对方灵感由此产出了多个惊艳世界的作品。
但是今天,我们想聊一聊西泽立卫手下这个神奇的作品。
丰岛美术馆位于日本濑户内海丰岛,是西泽立卫与艺术家内藤礼一起,为2010年的“濑户内国际艺术节”设计的。45岁的西泽立卫是目前为止获得普利兹克奖的最年轻的建筑师。
在某次采访中,有人问到西泽,他的设计是否符合社会需求的时候,他回答到“我的设计属开放式设计,允许各色人群进入,营造的是各色人群在街上漫步的情景;我没有迎合过去阶级社会的需求。可以说,我的设计是类似民主主义时期的设计。我在设计中强调“曲线”以及“运用自由曲线”,这不正是契合了时代的价值观吗?、
一直以来,建筑上只能实现几何学的、人工性的曲线,可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自由曲线的实现变成了可能。这或许与景观渗透进来有关。除结合建筑单体外,还要配合地形等条件进行设计,这些条件成为设计中很重要的考量因素。”对于看待设计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西泽回答“我最看重设计是否结合了周边环境、是否与街区相称、是否与人谐合、是否变得让人愿意去使用等,同时我也重视街区的历史和个性。例如,山中的街区与海滨的街区,它们的历史不同,文化和生产活动也不尽相同。”于是他选择了丰岛。
丰岛美术馆坐落于濑户内海的丰岛之上,在它建成以前,丰岛最出名的大约是九十年代的垃圾倾倒事件。至少60万吨的工业废料与生活垃圾被无良商人非法倾倒在丰岛上,形成的露天垃圾场占地整整7公顷,对丰岛及其周围海洋环境造成了及其恶劣的影响。日本政府与当地居民花费超过50亿日元(约3亿人民币),耗时十余年才渐渐将这些垃圾处理完毕。
“丰岛很小,但是吸引了很多日本艺术家。那里风景很好,有大海还有绿地、稻田,我们的项目就在大海和梯田之间的一个小小的丘陵上。”西泽设计的这个美术馆,远看上去就像是一串水滴,“选择水滴形状,可以很好地融入周边的大自然,有很好的融合性。”在这滴水的旁边,还有更小的一滴水,那是咖啡馆。这个美术馆里只展出一件作品,而且永远不会更改。这滴水的入口并不大,但里面的空间很大,“最宽的地方有60米”。
丰岛美术馆与人们印象中传统的建筑物非常不同,在无缝成形的天花板上还有孔眼,能看到绿树和飞鸟,下雨时雨水就直接流到美术馆的地面上。在一开始对丰岛美术馆的时候,西泽就用电脑做了密度模拟,虽然最后施工的时候也遇到一些问题,最终采取了与众不同的方法——留一些孔眼,让工人们进去把泥土掏出来。“有一个开在地面上的洞,也有开在天花板上的洞,这样比较有自然的感觉,室内和室外的空气也都一样清新。”西泽说道。美术馆的墙体很薄,天花板高度也不一,如同一个梦里才有的空间。
丰岛美术馆只有内藤礼的一件艺术作品,而且是永久展示。普通的美术馆会定期更换展品,所以位于未来的展品的考虑,泛用性会成为一个大问题。但是这里却恰恰相反,建筑和展品成为了一体。作品,建筑还有环境一同永久的存在下去是一个最大的主题。
环境与美术馆、美术馆与其中艺术品,西泽可谓是将丰岛美术馆这个地方的一切塑造的自然纯碎,虽然有人为构造,但是依旧不脱离自然本身的奇特。如果去到日本,丰岛美术馆一定非去不可。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