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废品网 - 废品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国内焦点 | 市场动态 | 废金属 | 废塑料 | 废纸橡胶 | 综合其它废料 | 国际观察 | 政治法规 | 低碳环保 | 废旧生意经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低碳环保 > 世界地球日|​珍爱地球,废品重“塑”
Q.biz | 商业搜索

世界地球日|​珍爱地球,废品重“塑”

信息来源:china-waste.com   时间: 2023-04-23  浏览次数:28

  (速新闻记者 仲文路)2023年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中国的主题为“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个节日,意在呼吁人们通过绿色低碳生活、节约资源,保护地球环境。近年来,随着人们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越来越强,更多的人在思考如何与自然和谐共生时,做到物尽其用、变废为宝。在宿迁,就有着这么一群人,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一双双巧手,对“废弃物”进行“重塑”,使之能被利用,甚至具有更高的欣赏价值。

  废旧轮胎“化身”艺术品

  废旧轮胎随处可见,可有谁能想到,黑乎乎的轮胎也能变成栩栩如生的艺术品。在沭阳县韩山镇就有这么一家企业,设计者将一个个废旧轮胎改造、重组成一个个精妙绝伦的艺术品。

  “你看这只大猩猩,周身漆黑、双目炯炯有神,远看威武霸气就像真的一样,但细看就能看出它的‘肌肉纹理’都是用轮胎切割而成。”老板李红兵说,做轮胎艺术品首先要进行设计,设计完毕之后再焊接造型,这一步是最难的,相当于为它做“骨架”,必须要保证它的结构完整;接着,再为它添上“血肉”,也就是缠绕或者粘贴轮胎片,打磨之后才是成品。

  据了解,46岁的李红兵做这一行已经6年多了,靠着自己的不断摸索,投资了80多万元,在该镇建起一个1000平方米的厂房,开启了废旧轮胎艺术品的加工之路。如今,他的工厂年销售额约200万元,并带动村里20多人就业。

  “废旧轮胎被称为“黑色污染”,如果不能科学、规范地加以处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损害。在我这里,只要是轮胎都可以‘二次利用’,既环保、又美观。”李红兵说,在他看来,这是一件不但能让他赚钱养家,更能使他的艺术细胞、环保理念得到满足的事儿。

  玉米皮“变身”精致干花

  如今,在许多社交平台上,不少“手工达人”喜欢拍摄一些手工作品,他们将银杏叶、玉米皮等天然材料二次加工,变成了一些花束等装饰品,既保持了材料的天然性,又能让它们的生命再次得到“重塑”。

  4月21日,沭阳县新河镇的一家干花工艺品厂里一派忙碌,工人们正忙着将干花整理打包。

  “玉米皮、玉兰叶、野草、棉花壳等,或许是旁人眼中的‘废料’,但在我的眼中,都是宝贝。”老板魏良余说,作为土生土长的新河人,他从小就接触花卉,看着别人都在做鲜花生意,他则把目光“瞄准”了干花。

  “就比如这个玉米皮,先把它进行分拣、清洗,再漂白、染色处理,随后晾晒、定型,接着把玉米皮黏合成一片片花瓣,最后制成一朵朵别致的玫瑰、百合、莲花等。靠着出售干花,我家这个厂的年销售额就能达100多万元,还能帮助十多名村民就业增收。”魏良余说,用旧的废弃物品只要利用起来,生活处处都是商机与美好。

  稻草“转身”成为“顶流”

  稻草工艺品走红的同时,也是对秸秆利用的利好。

  “大家加把劲,这批订单比较急……”4月20日,在沭阳县钱集镇的一家稻草工艺品企业内,老板王庆敏正在和工人们一起工作。她说,今年春节后,厂里的订单量暴增,今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额已达2000万元。

  据王庆敏介绍,随着各地乡村农业观光旅游的兴起,稻草工艺品越来越受欢迎。在王庆敏的工厂里,大嘴猴、恐龙等稻草工艺品形态各异、惟妙惟肖。

  每到丰收季,水稻收割完后,处理秸秆就变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如果进行焚烧还会对空气造成极大的污染。“如今,我们不但对本村和附近乡镇的秸秆进行回收,就连附近县区的秸秆也纷纷送到我们这里来。”王庆敏说,由秸秆制成的稻草工艺品充分利用民间技艺,不仅能变废为宝,还能繁荣当地旅游市场,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增收。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废品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