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春林
女儿经常网购,家里存有大量废弃的纸盒箱子和一些包装袋,还有平时家里用过的废旧物品……我都会告诉妻子把这些东西积攒起来留给小区里一位收废品的老人。
妻子每次都会跟我说那个老人可抠门了,收废品验秤低,收购的价钱也最低,说道还多,真的不想叫他收购,因为小区里经常有别的流动收购废旧物品的人。
我与那位收废品的老人每次都是在小区垃圾箱前邂逅的,偶尔也打个招呼或是擦肩而过。
那位老人60多岁,着装非常简朴,都是十几年前的衣服,与这个年代简直格格不入。那双眼睛给人总是忧郁的感觉,仿佛有无限心事。那双手黝黑发亮,脏兮兮的,粗糙得像松树皮。每次收购的废旧物品摆放在一台破旧的三轮车上规规矩矩像对待宝贝似的,看得出他对废品的钟爱程度。有时也会引发我的无限好奇心:这么大年纪了,家里的儿女怎么忍心让老人开着三轮车满街跑呢?多危险啊!或许还是根本就没有儿女,或是家里条件实在是太差?
我告诉妻子说:“他年纪大了,真的很不容易,家里一定有什么困难,不然这么大年纪不会每天都冒着风险出来收废品,还是留给他吧!”妻子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每天吃罢晚饭,按着惯例都会按时收看本地的有线电视新闻。就在前几天一条新闻消息引起了我的注意。电视台正在报道一位收废品的老人几年如一日无偿资助贫困大学生读书的事:报道中说,这位老人本来是一位退休工人,就是不收废品也可以过着安稳的生活,只是他心中总有一个梦想,要帮助那些如他小时候一样家境贫寒的学生们读书,替他圆了大学梦。这位老人的事迹感动了所有人。
妻子听到电视新闻里的报道,忙从厨房跑过来看电视,抢着说:“啊?这不是来过咱们小区收废品的那位老人吗?太了不起了,以后咱们家的所有废品都无偿送给他好了!”
坐在沙发上的我没有说话,只是笑着点头表示赞同妻子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