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废品网 - 废品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国内焦点 | 市场动态 | 废金属 | 废塑料 | 废纸橡胶 | 综合其它废料 | 国际观察 | 政治法规 | 低碳环保 | 废旧生意经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学术研究 > 35岁重庆美女废品圈淘金记
6.biz | 商业搜索

35岁重庆美女废品圈淘金记

信息来源:china-waste.com   时间: 2024-06-27  浏览次数:27

当面容秀丽、身材窈窕的曾雪娇出现在眼前的时候,任谁也无法把她和“收废品”联系到一起。

实际上,今年是曾雪娇进入废品行业的第7年。她的这份事业,从“徒手拣垃圾、单手扛麻袋”起步,到如今拥抱互联网驶入行业新兴赛道。

她曾在网上直播废品知识时,被网友称为“废品西施”。她的故事,要从放弃过万元月薪、转行收废品的那一刻说起……

01

放弃过万元月薪,转行收废品

大家喜欢称呼35岁的曾雪娇为“娇姐”,不管她妆容和衣着多么精致,也不妨碍她抬起40多斤设备时的利落。这份力气和干劲,是她闯荡废品行业7年多练就的。

2011年,娇姐22岁,大学刚毕业。学室内设计的她没有选择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而是找了一份银行信用卡销售工作,底薪每月2000元。她凭借一股子冲劲,业绩渐渐做到了部门的第一名,工资也由2000元慢慢升到8000元左右。

随后的几年里,娇姐从银行销售行业跳槽到IT公司。跨行业的她,比谁都要努力。随着时间和经验的累积,2017年,她的工资也从最初的每月几千元上升到了万余元。

“收入是很好,但是我在2013年结了婚有了儿子,陪伴家人的时间太少了。”2017年3月,娇姐家里装修房子,在面对一大堆装修废料时,她选择拉到废品站去卖。让她想不到的是,这些本来要扔进垃圾桶的废料,竟然卖了一百多元。

往后一有时间,娇姐时不时就去收废品的门市里打听收货价和出货价,跟这些收废品的老板们聊天,“我那时候觉得这个行业真的不错,就想辞职做这个,但是长辈们都觉得我疯了。”

为了让家里人同意她辞职,她用了一周的时间来实验——骑着三轮车,穿梭在各个小区里收集废品。凭借着过人的销售头脑,这一周她净赚了万余元。

02

入行时几次亏损,打造APP失败告终

娇姐是个行动派,辞职以后,她便在南岸区峡口镇附近租了一个厂房,专心收起了废品。

“那会我儿子虫虫3岁多,经常坐在我收废品的三轮车厢里和我一起,我心里还是挺幸福的。”娇姐半眯着眼,回忆道。

然而收废品行业并没有想象中简单,娇姐入行不久就栽了跟头。那次她收了几百公斤的水管,每公斤按4.5元核算的,但最后卖出去的时候,因为水管里有铁丝,最后只能当作废料卖,按每公斤1.5元出售,亏了不少。

水管事件发生后不久,娇姐又吃了一次大亏。回收时,她按照铜的价格收了几吨货,直到出货时,才得知这是一批镀铜的铁,最终亏损了万余元。

自那以后,娇姐开始恶补废料成分知识,加上老公陈先生也加入进来一起干事业,废品站的生意逐渐步入正轨。

“因为我在软件公司工作过,我在2018年就想用互联网模式管理废品站,突破传统。”2020年,娇姐投入了大笔钱,请专业团队打造了一款回收APP,然而鲜少有人问津。

娇姐曾尝试通过直播的方式推广APP,然而不少年轻网友对废品行业产生兴趣,也有网友称她为“废品西施”,却都对下载使用APP提不上劲。

“我挫败感很强,也迷茫过,但是我还没在这个行业里闯出一片天,怎么可能放弃。”娇姐说道。

03

借用科技助力,走入行业新兴赛道

2022年,娇姐偶然接到一个为企业进行废品处置的单子。嗅觉敏锐的她发现,重庆大大小小的企业,都有相应的需求。她将思路与同龄的创业者汪冬交流,二人均认为这一块前景很大,但绝不能固守传统的服务思路,必须借用科技助力。

随后,二人创办了水舟科技有限公司,组建团队自主研发了系统化的处置软件,并获得多个相关专利。自此,除了能为企业进行废品处置之外,还能提供资产清算、资产盘点等服务。

随着业务赛道的拓宽,厂房里堆叠的再不是常见的生活废品,而是各类报废处理后的电子元件。

娇姐的未来发展思路也很明确:一方面,如今全国十几个省市都有加盟合作的公司,继续拓展这一版块;另一方面,研发AI技术运用于固定资产管理的可行性,进一步拥抱智慧化发展。

记者发现,抛开工作中铁血的一面,生活中的娇姐其实也很“娇”——爱化妆、爱打扮,自学了画画、书法和尤克里里;她的微信签名也写道:“女人要为自己而美,要把生活过成诗。”

重庆晚报-厢遇首席记者 王薇/文 记者 郎建荣/摄 实习生 毕钰蓝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废品网证实,仅供您参考